集合地點:台北車站 東三門 7-11
集合時間:08:45
出發時間:09:00►08:45 台北車站 東三門 7-11 集合
►09:00 準時出發~前往宜蘭~
►蘭陽博物館~認識宜蘭漁業風華、了解在地漁業文化探索
►烏石港遊客服務中心~認識東北角海岸賞鯨與解說龜山島&海洋親子跳舞練習與趣味拍照
►享用午餐~田媽媽ㄟ漁村在地料理秀
►大溪漁港~認識在地鮮魚貨&品嚐在地好料理
►山社區(龜山人ㄟ聚落)~認識龜山島漁業職人的捕魚傳統
►梗枋漁港~船長娘講故事&品嚐船長家ㄟ海味料理、海味料理DIY
►17:00 收穫滿滿~開心賦歸~- 早餐 / 敬請自理 中餐 / 田媽媽ㄟ漁村在地料理秀 晚餐 / 敬請自理
※11/30前訂購並完成付款參加『食育酷樂園』產地體驗行程,前50名可獲得溪和食品小卷醬一瓶(小孩除外),並將抽出二位幸運兒可獲得宜蘭食材大寶箱一箱。
認識東北角海岸到宜蘭頭城鎮之間,
擁有美麗山海景觀、特殊地質及海洋生態等風貌。
讓我們走訪頭城的梗枋漁港聽船長娘說故事、認識漁村風情、
造訪龜山島漁業職人認識古早的捕魚方法,
透過體驗讓小小漁夫更懂得珍惜漁業永續資源。
商品編號 ME01008
天數 1 天
特色
【蘭陽博物館】
遠觀彷彿東北角另一座單面山,蘭陽博物館自對外開放,不僅成為頭城鎮的旅遊地標,建築體多用石材和鑄鋁版平行分割、層迭分布,有如單面山經海蝕後所產生的特殊紋理,呈現宜蘭特有的人文背景和景觀特色。這也使得蘭陽博物館成為國際亮點,榮獲 2012 年國際建築獎的殊榮。不僅建築本身有特色,館內的展示手法也是別具一格,樓層由高至低分別設立山之層、平原層、海之層,遊客遊覽其中,有如見證臺灣地貌的推移過程,並透過鮮明布景、燈光運用,展現如劇場般的視覺印象,表達宜蘭豐富多變的山海風情,手法相當巧妙用心。

【烏石港遊客中心】
烏石港漁業署評定全國十大經典漁港!烏石港遊客中心造型獨特,外表猶似一艘停泊於烏石港邊之帆桅大船,其建築及室內展示均由國際知名建築師蘇喻哲負責規劃設計,設計理念上:表現昔日河道與今日海港交會之特殊地理區位,採「透明盒子」設計概念以達到連接河海的視覺功能。透明盒子裏飄浮著半透明的彩色圖像,述說著烏石港歲月蛻變風華與龜山島八景特殊景觀。視線穿過玻璃,透明影像與無限延伸的水平視野疊合在一起,讓參觀的體驗不再是在暗暗的房間裡看傳統的燈箱、櫥窗、說明牌。

【田媽媽海景咖啡簡餐】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從2001年開始主打田媽媽品牌,結合各地方農漁村婦女運用當地特有農、漁特產食材推出有特色的風味料理和點心,讓大家玩到哪吃到哪,都可以品嚐到有特色的田園、漁村媽媽味。由老闆娘黃春音帶領當地的媽媽們用心經營,店裡的食材都來自澳底港口新鮮直送的海鮮,最有名的就是「鎖管兩吃」,經常有許多新聞媒體前來採訪,在此用餐還可飽覽福隆最夯的景點,而店內的裝潢結合海底世界與貝殼,讓人感到無比的悠閒與舒適,時間也彷彿就在此停格了。

【大溪漁港】
宜蘭的第三大漁港,設有新舊港口,舊港口目前僅供漁民使用,新港口則有魚市場供漁民與民眾交易。大溪漁港是在地人都推薦購買新鮮魚貨的最佳場所,在地人形容,一般購買魚貨是用台斤計價,但來當大溪漁港,購買所有魚貨可都是用公斤計價呢,相當便宜又划算,主要的海鮮種類為金鉤蝦,另外還有紅目蓮、白帶魚及鰻魚等。一堆堆擺置於地面的新鮮魚蝦,漁獲買賣從叫價、比手勢殺低調高價格到成交賣出的全程讓大溪漁港充斥了純厚爽朗的原始漁民風。

【梗枋漁港】
主要是補撈龜山島附近海域帶來豐富的浮游生物,其中以定置漁網作業捕撈有魩仔魚、白帶魚以及鯖魚等大宗。每日下午3點至傍晚是小漁港最熱鬧的時候,船家正載滿著漁獲陸續的進港,港區內的廣場上聚集了許多魚販,販賣當日現撈的各種新鲜漁獲,並與多位商家喊價拍賣,呈現出有趣的交易畫面,另外有些識途老馬的遊客,也會來到這裡選購新鲜、便宜的漁獲,如果遊客們想要即時品嚐美味海鮮的料理,可至濱海公路兩旁的各家海鮮餐廳中大快朵頤一番,由於梗枋地區漁村的風貌,保持相當濃厚,當地以盛產魩仔魚聞名,而梗枋沿海一帶的海鮮餐廳,料理著名的招牌菜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莧菜魩仔魚羹」,特別鮮美爽口,不訪下次經過梗枋漁港下車參觀、選購新鮮漁獲,並且品嚐當地蘭陽風味的佳餚。

【蘭陽博物館】
遠觀彷彿東北角另一座單面山,蘭陽博物館自對外開放,不僅成為頭城鎮的旅遊地標,建築體多用石材和鑄鋁版平行分割、層迭分布,有如單面山經海蝕後所產生的特殊紋理,呈現宜蘭特有的人文背景和景觀特色。這也使得蘭陽博物館成為國際亮點,榮獲 2012 年國際建築獎的殊榮。不僅建築本身有特色,館內的展示手法也是別具一格,樓層由高至低分別設立山之層、平原層、海之層,遊客遊覽其中,有如見證臺灣地貌的推移過程,並透過鮮明布景、燈光運用,展現如劇場般的視覺印象,表達宜蘭豐富多變的山海風情,手法相當巧妙用心。
【烏石港遊客中心】
烏石港漁業署評定全國十大經典漁港!烏石港遊客中心造型獨特,外表猶似一艘停泊於烏石港邊之帆桅大船,其建築及室內展示均由國際知名建築師蘇喻哲負責規劃設計,設計理念上:表現昔日河道與今日海港交會之特殊地理區位,採「透明盒子」設計概念以達到連接河海的視覺功能。透明盒子裏飄浮著半透明的彩色圖像,述說著烏石港歲月蛻變風華與龜山島八景特殊景觀。視線穿過玻璃,透明影像與無限延伸的水平視野疊合在一起,讓參觀的體驗不再是在暗暗的房間裡看傳統的燈箱、櫥窗、說明牌。
【田媽媽海景咖啡簡餐】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從2001年開始主打田媽媽品牌,結合各地方農漁村婦女運用當地特有農、漁特產食材推出有特色的風味料理和點心,讓大家玩到哪吃到哪,都可以品嚐到有特色的田園、漁村媽媽味。由老闆娘黃春音帶領當地的媽媽們用心經營,店裡的食材都來自澳底港口新鮮直送的海鮮,最有名的就是「鎖管兩吃」,經常有許多新聞媒體前來採訪,在此用餐還可飽覽福隆最夯的景點,而店內的裝潢結合海底世界與貝殼,讓人感到無比的悠閒與舒適,時間也彷彿就在此停格了。
【大溪漁港】
宜蘭的第三大漁港,設有新舊港口,舊港口目前僅供漁民使用,新港口則有魚市場供漁民與民眾交易。大溪漁港是在地人都推薦購買新鮮魚貨的最佳場所,在地人形容,一般購買魚貨是用台斤計價,但來當大溪漁港,購買所有魚貨可都是用公斤計價呢,相當便宜又划算,主要的海鮮種類為金鉤蝦,另外還有紅目蓮、白帶魚及鰻魚等。一堆堆擺置於地面的新鮮魚蝦,漁獲買賣從叫價、比手勢殺低調高價格到成交賣出的全程讓大溪漁港充斥了純厚爽朗的原始漁民風。
【梗枋漁港】
主要是補撈龜山島附近海域帶來豐富的浮游生物,其中以定置漁網作業捕撈有魩仔魚、白帶魚以及鯖魚等大宗。每日下午3點至傍晚是小漁港最熱鬧的時候,船家正載滿著漁獲陸續的進港,港區內的廣場上聚集了許多魚販,販賣當日現撈的各種新鲜漁獲,並與多位商家喊價拍賣,呈現出有趣的交易畫面,另外有些識途老馬的遊客,也會來到這裡選購新鲜、便宜的漁獲,如果遊客們想要即時品嚐美味海鮮的料理,可至濱海公路兩旁的各家海鮮餐廳中大快朵頤一番,由於梗枋地區漁村的風貌,保持相當濃厚,當地以盛產魩仔魚聞名,而梗枋沿海一帶的海鮮餐廳,料理著名的招牌菜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莧菜魩仔魚羹」,特別鮮美爽口,不訪下次經過梗枋漁港下車參觀、選購新鮮漁獲,並且品嚐當地蘭陽風味的佳餚。